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德育教育之我见

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1页
1/11
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2页
2/11
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3页
3/11
德育教育之我见 "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历来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孔子视“礼”为最完美的伦理法律规范和制度,把守礼和越礼分别视为道德上的大是大非。而礼仪本身并不是道德,却被认为是一切道德之源。学校和家庭中的礼仪训练,假如被给予道德内容,它就是道德教育一种有效的手段或途径。 任何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手段。德育──道德教育不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德育手段是老师传递德育内容所依赖的工具、载体或中介,即工具意义上的德育手段。它的进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在运用语言及榜样这两种基本手段上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点感想。 一、语言手段 语言是人类沟通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也是教育的本手段。正是有了语言,人类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老师的德育用语,按其功能可以分为 3 类:法律规范学生操行的“法律规范性用语”,评价学生操行的“评价性用语”,以及说明和论证道德法律规范或评价的“解释性用语”。 (一)法律规范性用语 当老师告诉学生某种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或错误的,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时,就是在下“道德义务推断”。例如,“学生应当尊敬老师”,“做人要信守诺言”、“卑视成绩差的同学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均属道德义务推断。老师同学生谈论责任或义务,谈论什么是道德上对的或错的,就是在告诉学生应该样待人处世。在这种语境下老师使用的是“法律规范性用语”,这种用语涉及行为,是老师法律规范学生行为常用的道德语言。在英语语言中则用不同的句式来表示“法律规范性用语”。 1、祈使句:禁令、指令、倡议; 即 Imperative sentence: Warning and Prohibition ,Obligation, Advice etc.老师通常用指令和禁令,直截了当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其中,指令表达肯定性道德规则,规定必须如何行事。在课堂上当学生不仔细听讲或不按时完成作业时我会板着面孔对那些学生说,“You have to….”这时候学生会意识到他们做错了,并通过改正或完成任务来表达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老师通常采纳道德倡议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激励学生高尚的行为。在教学中我尽量运用激励语言来鼓舞学生,如 “You’d better….” “You are the best one.” “Don’t be shy.” etc. 老师采纳道德禁令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规行为。语言教学也要灌输一点禁令给学生,如 “Don’t do that.”, “You couldn’t say in that way .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德育教育之我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