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抢救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患者影响目的:探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使用急抢救理流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24 年 7 月 2024 年 11 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比组用常规急抢救理措施,观察组用急抢救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CT 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均短于对比组,静脉开通时间、确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用急抢救理流程,有助于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推举在疾病护理中推广使用。急性脑卒中;急抢救理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时间;不良反应;满意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有 70%~80%的生存者存在偏瘫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急性脑卒中疾病的产生与脑血管破裂及堵塞后而引发脑组织出现弥散性及局限性损害有直接关系,临床症状为口歪眼斜、语言丧失、昏迷、智力障碍及半身不遂等症状,疾病进展较快,死亡率高并且预后治疗效果差[1]。为了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健康,应将急抢救理流程应用于疾病护理中,以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4 年 7 月 2024 年 11 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发病时间 3h;无癫痫发作史。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静脉溶栓治疗禁忌证。随机分成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 40 例,男 20 例,女 20 例;年龄51~83 岁,平均(65.6±3.5)岁。观察组 40 例,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52~85 岁,平均(66.5±3.8)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讨论活动知情,本讨论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 方法1.2.1 对比组。采纳常规急抢救理措施,当患者进入到医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挂号及分诊给予指导,检验单及 CT 单由医生开具,告知患者缴费方法,并引导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检查结果为依据,以便能够明确病情,当疾病被诊断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