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特点本文作者:马晓红工作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进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进展。0 这一论述表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也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重要前提。本文试图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视角,聚焦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进展的几个重要特征,探其利弊影响,旨在理性认识现阶段国情,积极做好相关理论讨论和宣传工作。一、认识阶段性特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认识社会进展阶段及特征,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因为它是推动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是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社会进展阶段及特征的认识,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进展目标的确立。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0、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就是对当时我国国情正确推断和科学把握的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又通过深化对中国现实国情的认识,做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国情推断,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目标任务。在随后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根据国情的变化,明确进展阶段及特征,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和新的目标任务的确定。如党的十四大报告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0 的国情推断,依据这一推断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阶段性战略任务。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以下简称 5 决定 6),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进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05 决定 6 用四个深刻 0,从宏观角度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九大目标任务。可以说,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