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技法:素材运用之思维链接 3素材扩展当一则素材过于短小、单薄时,它就不宜直接运用到文章中去,无法充分说理。这时,就需要对素材进行扩展,或增加细节,或增加内涵,总之,务必使它丰满起来,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下面一则有关肖邦的素材:1830 年 11 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了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 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但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去世后,他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担国太地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扩展:1849 年 10 月,38 岁的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朋友们将他保存了 18 年的那杯泥土,撒在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思念祖国,现在,死了也嗅着祖国泥土的芬芳而去。遵照肖邦的遗嘱,朋友们又将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波兰,赤子之心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占领波兰。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一直被珍藏起来,没有遭到破坏。肖邦的心已成为爱国的象征。1949 年 10 月 17 日,肖邦逝世 100 周年那天,那颗赤子之心、爱国之心,终于回到了庄严古老的教堂。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与人民中跳动,他的音乐,也永远在祖国、在世界传扬。肖邦的心,是一颗真正的爱国心。文段对“肖邦的心脏”这一素材做了充分扩展,不但写了肖邦心脏回归祖国,还增添了二战期间的这一细节。最后升华到“肖邦的心已成为爱国心的象征”,主题得以彰显。再看下面一篇素材扩展的例文:肖邦的影子陈文亚夕阳斜射进窗,将他的影子无限拉长。他坐在琴旁,任音符在手指间流淌,谱出一首首诗的韵律。无数的忧愁从琴键上泻下,舒缓轻淡,却又浓的散不开。突然,音乐戛然而止。他想起了什么,是远方的家乡吗?他是为音乐而生的。幼年时的他,是怎样展示了自己娴熟的技艺,又是怎样博得了人们的赞赏?祖国是他音乐的摇篮,没有她,也就没有了他独特的风采。他那样眷恋她,但是,他不忍让自己的眼睛看到祖国的苦难,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