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非洲和埃及一、教材分析非洲在世界地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学习非洲对于了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埃及更是非洲的代表,掌握埃及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二.【课程标准】能根据图示分析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结构特征和埃及的特征三.教学目标 1.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2.非洲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的气候。3.非洲丰富的资源。4.非洲的人种、居民、国家。5.埃及的位置和领土组成。6.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7.埃及的经济支柱。8.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9.能够根据地形、气候分析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10.能够以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例分析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能够根据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四.【学习目标】 知识:读图识记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能力:读图分析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航海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根据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理解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状况。难点:非洲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六.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非洲的基本概况,有些学生还比较生疏。在教学中应给予关注。注重教学的层次性。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本节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课堂探究教学。2.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首先提问: 七大洲中国家数目最多的是哪个大洲?世界文明发源地主要分布于那几个地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师在检查预习作业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教师提问:1.埃及的气候类型是?2.埃及的农业为什么很发达?3.共同讨究: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分组讨论)用心 爱心 专心14.在学生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