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1、(2011·安徽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在不含 DNA 的生物体内,RNA 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无法证明 A、B 两项中的结论,即 A、B 两项都是错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体外转化实验是把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已培养了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上,其实验结果是:只有加入了 DNA 的那组才能转化形成 S型细菌,而其他组均未实现转化,因此当然可以证明:DNA 就是转化因子,即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C 项正确。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其体内既有 DNA 又有 RNA,但其遗传物质是 DNA,而对于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来说,其遗传物质可能是 RNA,也可能是 DNA,所以 D 项说法是正确的,但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无法得到此结论。【答案】C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解析】由题意可知标记物是 32P,即标记噬菌体的 DNA 分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能进入细菌体内,所以当一定时间后由于细菌未解体,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强。但当时间过用心 爱心 专心1长,细菌死亡解体后,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上清液中也就有了放射性,所以 B 项错。由于是用32P 标记 DNA,在侵染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没有放射性,因此与搅拌力度大小无关。所以 C、D 两项也错。【答案】A3、如下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解析】“杂种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后,增殖时其遗传物质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为病毒乙。【答案】D4、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