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材分析(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通过走向联合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发展中国家的星期以及中国的崛起三方面内容,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学生对时事的关心与熟悉,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能够认识准确和完整把握。 (二)三维目标 A.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振兴的基本史实的学习,掌握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史实,理解其世界大背景和“多极化”的概念。2.通过西欧、日本、中国的崛起,理解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3.以史为鉴: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经验中,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为民族复兴献计献策。4.通过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各大国立场和态度的比较分析,提升学生对史实的归纳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读历史信息能力。B.过程与方法1.围绕主题突出欧洲为重点,讲清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过程、影响,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对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的学习。2.采用课前合作探究,课堂师生讨论相结合,突出对史实的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3.通过图片、新闻资料等媒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中,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关注时事,有学习的兴趣,但对世界多极化的总体格局与发展趋势认识缺乏认识。2.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学方法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兼有情景教学法,讲述法(二)学法指导 问题探究方法、讨论方法、归纳比较分析方法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 由时事引入本课教材,激活学生思维 5 分钟 材料一 2003 年 1 月 28 日,美国总统布什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2003 年 3 月 20 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