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析新经济周期主流与逆流

探析新经济周期主流与逆流_第1页
1/17
探析新经济周期主流与逆流_第2页
2/17
探析新经济周期主流与逆流_第3页
3/17
探析新经济周期主流与逆流现在分析和推断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未来趋势绕不开两个重要命题:其一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将会由美欧拖垮,还是新兴经济体将全球经济带出泥潭?其二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能否摆脱东亚模式陷井而实现持续的增长?这两个问题中假如其中一个是否定的答案,无论是金融体系还是资本市场都将受到严重冲击。本文拭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未来经济进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本轮危机与 29 年大危机的关键差别。从历史上看,经济重心转移过程通常会产生重大危机。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总会导致全球产能的扩张和过剩,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将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全球性的经济大调整,通常会表现为重大的金融或经济危机。这实质上是一个大范围的经济洗牌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制造性的毁灭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会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产能,而具备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则将在危机后再度崛起,并提升其经济地位,形成新的经济重心。原有经济霸主的地位将被削弱,并走向相对衰落。上一轮大危机即 1929 年产生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比较长期的萧条,直到二战后才摆脱其影响。这轮危机是全球经济重心从欧洲向北美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是对旧有经济格局的一次制造性毁灭。美国在此轮危机后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新霸主,领导全球经济进展。次贷危机引发的本轮危机则是全球经济重心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向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除了在应对危机的政策与上一轮不同外,本轮危机与上一轮危机的一个关键差别是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内需潜力更大。在上世纪 20 年代,欧洲大约 3 亿人口,美国 1 亿左右。而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中人口约 10 亿左右,约占全球人口 20%;以中印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人口约 30 亿左右,约占全球人口 50%。虽然目前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还不能与发达经济体等量齐观,但从增量来看,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超过三分之二。从经济进展水平看,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与欧洲经济进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条线上,但目前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差距甚大,如中国人均 GDP 现仅为美国人均 GDP的十分之一左右,未来人均 GDP 和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空间也很大。因此,新兴经济体不仅人口数量大,且人均消费提升空间宽阔,这决定了其未来内需潜力相当巨大。这给新兴经济体抵御发达经济体消费能力下降造成的外需下滑提供了腾挪空间,新兴经济体可以通过释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析新经济周期主流与逆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