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涨”声四起 政府加强调控【热点链接】 2010 年 7 月份以来,受成本上升、通胀预期、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多数农产品价格维持上行态势。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2010 年 11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 16 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随着 2011 年夏季的来临,饮料行业进入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但消费者发现,今年的饮料“减肥不减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康师傅等行业龙头,新包装每瓶减量都在 50 毫升至100 升。在国家频频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水平的情况下,诸多企业纷纷宣布暂缓涨价,但一些饮料企业却通过“瘦身”完成了隐性涨价。2011 年 5 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5.5%,创下 34 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类上涨 11.7%,居住类上涨 6.1%,再次成为拉动 CPI 上涨的“主力军”。中国近年来的恩格尔系数,城市在36.5%左右,农村是 41.0%左右,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 20 多个百分点。【理论解读】1.价值决定价格。2010 年以来,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流通成本增加等是导致各类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增加外,一些“炒客”和不法经营者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操纵相关商品价格,也是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这些不法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改变市场上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加工不断上涨。 3.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上不同的。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需求量的急剧减少。因此,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生产获得的收益增加,这时会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增加产品。5.影响居民消费结构。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使得人们在食品方面的增加,这将带来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