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葛兰素史克案”问题?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葛兰素史克案”问题?_第1页
1/2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葛兰素史克案”问题?_第2页
2/2
如何看待“葛兰素史克案”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公安部门针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调查尚未结束,就在外资制药业界引发了震动。从相关权威部门公布的情况看,葛兰素史克通过一家旅行社,利用会议招待的机会,虚增参会人数甚至虚构会议,从“正常”的招待费用中扣出钱来,一部分用于葛兰素史克高层的回扣款,另一部分则向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商业贿赂。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葛兰素史克案”问题? 业界常戏谑地称,现在的药品价格是“含贿价”。 此话虽难听,但多年市场操作中,确实有不少药品在药价中分摊了这部分违规成本。此次出事的葛兰素史克高管就承认,用于推广和回扣的成本占了总药价的 20%—30%。而据业内人士判断,葛兰素史克的这一比例并不算高。此前有调查发现,各个环节“明扣暗扣”后的最高比例,甚至占到总药价的50%左右。在这一业内“潜规则”影响下,许多药企为了争夺市场,往往无所不用其极,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药价出现严重虚高。 药品销售乱象丛生的背后,暴露了中国医药市场中的一些软肋。比如,一些医务工作人员“向钱看”的倾向严重,而医院的薪酬体系不够灵活,一有企业投其所好、以利益引诱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不正当竞争甚至是违法行为时,有些医护人员就可能铤而走险,“利益联手”之下,直接间接地推高了药价。从这个角度上说,去除“以药养医”的顽疾 不仅必然,而且还应提速发力。 客观说,跨国药企的研发实力普遍高于国内企业,一些创新药品正是治病救人所急需的价高也符合市场规律。不过,葛兰素史克案件再次提醒我们,价高背后,还包含着不当的 甚至是违法的成本。必须举起利剑刺破虚高。 现在整治外资药价高企更适逢两大机遇。一是国内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增强,经过多年混战,国内涌现出一批接近世界水平的企业,国产新药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外资品种相抗衡。二是随着医改的深入,以往难啃的公立医院改革逐渐推进,阻碍改革的症结逐步暴露并消除,对医药商业贿赂动刀正当其时。 就在上个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对制药企业成本调查,其中涉及大量外资企业。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对比这些药品和国外同款药品的价格,指导其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成本调查和价格比较的开展,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实际的政策。中国不会纵容靠非法手段做生意的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因为,一个竞争的市场,也必定要成为一个公平的市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葛兰素史克案”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