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问题?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问题?_第1页
1/2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问题?_第2页
2/2
如何看待“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问题?时事评论背景: 环保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从 9 月开始,在政府网站设置专门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栏目,公开发布重点污染源 8 大类 31 项信息,并对信息公开时限提出严格要求。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问题? 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释放出坚定而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环境治理迈出的关键一步。随着污染信息越来越多的公开,污染企业所承受的将是全社会的谴责,而不再只是环保部门的压力,这对于治本有一定益处。 以往,或因担心引发恐慌,或是怕被追究责任,有些地方对于环境污染的习惯性做法是“捂盖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导致严重后果。比如 3 年前的 7 月,福建上杭紫金山铜矿造成汀江重大污染,直到下游近 400 万斤鱼中毒后,才不得不公布信息;再如今年年初,河北邯郸大面积停水,原因是山西长治一化工厂对苯胺泄漏事故的瞒报。如果污染信息能及时公开,类似损失便能大大减少。 更重要的是,当对污染信息没有制度化的公开要求和渠道时,“能瞒则瞒”便会成为一种惯性,这不仅有损生活环境,更对经济环境有着致命影响——显然,越是有良心守法规的企业,用于治污的成本越高,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如是久之,将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近日有媒体披露,“违规排污有得赚”已成为一些地方化工企业的“共识”和习惯性做法,比如年产 1000 万吨的水泥厂,停用减排设备一天能省几十万元,而如果被查处最多罚款 20 万元。于是,有的企业宁愿交罚款和排污费。这已经变相形成了鼓励落后产能的事实,如此“潜规则”下,大家只好一起停留在低端,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以及产品提升恐怕是无从谈起了。 环境之事,民生之重。公开发布污染信息,是让某些企业去除侥幸心理、认真兑现治污责任,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参与对环境的监督和保护,并敦促地方政府少些急功近利 注重发展质量。也许有时公布出来的污染信息“不那么好看”,会加重社会焦虑,形成更大“环境压力”。但是,惟不讳疾者方可得善医,污染信息越是严重,公开的必要性和作用就越大。表面看,这是一项环保对策,但在公众环境焦虑越来越重的情形下,这是从上到下各级治理者必须选择的路径。 但从既往经验看,一纸通知是否具有足够效力,令人担心。比如,有些城市所公布的“蓝天指数”,因与公众印象不符而招致吐槽;一些城市公布的 PM2.5 指数,有着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中政治 7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强制公开重点污染源信息”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