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将可考研 根据规划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到 2024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 2250 万人、1390 万人;2024 年将分别达到 2350 万人、1480 万人。到 2024 年,大中型企业参加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 80%以上,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者比例达到20%,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老师占专业老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初步建成 300 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根据六部门规划,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进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育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讨论生培育模式。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根据规划,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规划还提出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如: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学校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探究建立区域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的宏观协调机制;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 10 门以上社区课程等。 规划也对《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做了政策延伸的创新部署。如针对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问题,提出“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穿培育”;针对我国城镇化加速的`国情,提出“重点加强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社会观念的制约,提出“法律规范清理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政策”。 规划还强调各地要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讨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