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统计居民房产“一锅煮””问题?时事评论背景: 19 日,记者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获悉,由该中心组织调研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3》已经完成。报告称,近 9 成中国家庭全部或部分拥有现住房的产权。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 100 平方米,人均 30 平方米,城镇和农村家庭分别为 80 和 120 平方米。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统计居民房产“一锅煮””问题? 严格说起来,《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3》发布的相关数据也不能说是不真实 , 只是其采取的平均统计方法 , 使得相关统计数据偏离了中国居民的实际居住状况。 当前与诸多城镇家庭没有房产或住房面积狭小处于蜗居状态并存的是,有不在少数的城镇家庭拥有多套房产,有些大富大贵人群甚至拥有数十套住房。相关报告囫囵吞枣地将不同情况家庭拥有的房产数量与面积“一锅煮” , 平均统计相关数据 , 自然会导致相关统计数据偏离城镇居民 的真实居住状况 , 并因此而遭到社会与公众的质疑。 而像相关报告这样平均统计居民的房产数量与面积 , 其实也是缺乏实际意义的 。 因为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不可能会将超出自己实际所需的房产,交予那些无房或蜗居的家庭使用,所以即便相关报告根据平均统计方法,得出近 9 成中国家庭拥有房产、平均面积达 100 平方米的数据,也对于改变当前尚有不少城镇家庭无房或蜗居的现实无益。 不仅如此,像相关报告这样平均统计居民拥有房产情况,还可能会因为得出与居民真实居住状况不相符合的数据,对房地产政策决策起到误导作用,从而影响与妨碍房地产市场调控尽快取得更大的实效。所以, 相关调查机构与学术组织 , 有必要尽早抛弃那种平均 统计居民房产与收入等情况的统计办法 , 改为根据不同居民情况分别进行统计 , 如此得出的 数据才可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居民相关方面实际情况 , 并对相关政策决策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 助推各类政策决策促进包括居住在内各项民生福祉得到改善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