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之感 老师随笔暑假已过去一多半了,发现很多学生家长老师没有利用好暑假。笔者通过以下的叙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老师开设“有偿补习班”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在补课上,而没花一定的时间用在个人充电上。有一部分老师在炎热的夏季牺牲掉自己宝贵的时间去参加无偿的“义教”活动,使偏远山区或者家境贫寒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把弱势科目补好。对于这样的老师,我们应该怀着敬佩和感激的心情。但是对于“有偿家教”的老师,我们是不赞成的,原因有三:第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是禁止的。第二,老师也需要“再教育的”。有些老师知识更新慢,甚至根本没有更新。一直依靠在大学里学的那点知识去讲授,所引用的事例一点不新颖,和时代落伍了。其实,在暑假里,大家可以阅读一些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三,有些知识点老师课堂上不讲,留着在家里讲。据了解有些老师把该讲的知识点,故意不在课堂上讲,而留在家中讲。也是“老奸巨猾”了,时间也安排得恰到好处,刚好讲到某个重点或难点时,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就说:“时间不够了,想听的.同学去我家中……”。懂得潜规则的学生或家长就会带着该带的“礼品”去补没上完的课。可是囊中羞涩的学生,却想学而没有相当可观的礼品而被拒之门外。我们知道,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作为高尚的灵魂工程师,应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尽量体现社会的公平。最起码在纯洁的学生面前,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有偿家教”所迷惑,而昧了良知,去做“有偿家教”导致老师的高尚形象受到玷污。暑假的“有偿家教”亦然。老师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表现:第一,家长没有时间监督孩子。有些家长工作关系,不能在家陪孩子,有些家长宁可打牌跳舞也不陪孩子,任由孩子看电视、上网、瞎混。略微负责任的家长怕孩子上不该上的网,怕孩子瞎混出事,干脆就送到补习班。实则,是让老师“监禁”孩子身体安全的,而不是为促进孩子的智力进展的。对于这样的家长,我建议多抽点时间去陪陪孩子,带孩子去少年宫,科技博物馆,公园等。让孩子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面,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体质,强健身体,对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都有好处。第二,家长虚荣心强。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让孩子补课。其实孩子是不想补课的,家长也不想送孩子去补课的,但是看到别的孩子补课,自己孩子不补就落后了,而没有考虑该不该补,补,有没有意义。“有偿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