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活着读后感3000字活着读后感3000字知悉《活着》这本书源于一位曾经的电台主持人的极力推举,出于奇怪,更是出于对此位主持人的信任,我到书市买了这本书,是余华的作品,十万余字,用词很简练,淡淡的,好像品茶一般,回味悠长,用很短的时间,我就看了此本小说,后来又重看了两遍,每看过后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或许这正是小说吸引大量读者的原因吧。余华是一位年青的作家,是一位真正用内心在写作的学者,好比其他诸如余杰、何清涟、刘晓波、秦晖等等中国良知一样,对我们的国家倾注了无限的喜爱,他们拒绝谎言、拒绝道德中立、拒绝涂脂抹粉,真实、客观地反映或极富中肯地评价着各种事和人物,读他们的文字,你才能感觉到中国文字的乐趣和精华,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存状态如何,才能清晰自己的将来该如何去走。在一片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中,是他们让我们知道这只是表象罢了,深层次、长期的问题反倒让每位读者揪心,而这正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是他们的珍贵之处,不畏权贵,一切凭内心真实的感受说话,他们是《皇帝的新装》中那位孩子,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因而,唯有他们的文字,我才会去仔细阅读。《活着》实际叙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受的戏剧,它富于的内涵和哲理太过简单,非三言二语能够诠释清楚的,现仅将自己的几点感悟表述出来吧:这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成长于解放前期,经受了抗日战斗、国内革命战斗、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生实则是现代中国的演化史,虽然故事情节以他及他的一家为主,但反映出来的场景却是多方位的,它让我们见识了战斗的残酷,见证了神化的中国,更让我们这些文革后诞生的年青人了解什么是文革,这是一个多么混乱和阴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疯狂,在一阵阵风暴中困难度日,文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灾难,是一场抹灭人性的大洗礼,而这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场灾难并非自然引起,是人为的,是一个集权国家的必定结果。作为年青人,是应当记住这段历史的,它让我们知道自己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但圆满的是,这段历史因为种种缘由而是那么的不明不白,更令人担忧的是,现今的年青人又有多少能想起呢,“一个擅长忘却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们更应当了解并牢记这段历史,而这或许是《活着》带给读者的重要启发和引思吧。在描述苦难时代的背景下,“福贵”老人也经受了人生全部的苦痛,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旧挺过来了,依旧乐观、豁达地面对着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时,以一头耕牛为伴,却没有一丝的懊丧,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有多么的不好,看不到对世道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你的人生取向。“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阔中国农夫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和善、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很多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温饱与一丝的怜悯,在我们的国家,实则是二重国家,二元制的户籍制度让一个中国分成了城市和农村,而各种不公平制度让广阔的农村仍旧停留在原始状态。可以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与农村密不行分,毛泽东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如今的改革开放也是源于农村,不过,这些都已不重要了,农夫还是那么苦,农夫依旧受到某些城市人的卑视和欺凌,他们每年都要为了生计从自己的故土奔向生疏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是最低微的收入,他们骨子里的品质,让他们无怨无悔,当然也无可奈何,而联想到我们自己,在他们面前,显得是何其的微少,稍微的挫折就会让我们一些人意志消沉,让我们一些人苦痛流涕,而我们自己却还在感叹工作的辛苦与不易,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