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 XX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生态为先,统筹城乡绿化去冬今春全市共完成山地更新造林面积 12100 亩,其中迹地更新面积 7700 亩,人工造林面积 4400 亩;完成长防林国债项目人工造林 2200 亩;完成低效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1 万亩;完成环城生态景观林造林、补植 5080 亩,封育改造 3000 亩;建设林缘生物防火林带 100 公里(20 米宽 50 公里,10-20 米宽 50 公里);完成 50 个村的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植树基地 110 个,折合造林面积 1100 亩;营造农田林网 45 公里;完成四旁植树 135万株;城市新增绿地面积 9.8 万平方米,新建绿色通道 55 公里。1、早字当头,争取赢得工作主动。从去年 7 月底就开始部署今春绿化造林的相关工作。各地早部署,早动员,抢抓进度,春节前基本完成了造林山场的清理等准备工作。春节过后,各乡镇抓住晴雨相间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绿化造林热潮,在一个月时间内基本完成了造林任务。2、健全制度,确保迹地及时更新。我市已多年坚持“采造挂钩”制度不动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采造挂钩”制度,将其延伸到村、队、户,并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了今年 7600 亩的迹地更新任务如期完成。3、严格把关,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在项目造林招投标前,对供苗圃地苗木进行现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标的重要内容,确保优质苗上山;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容器苗使用率达 60%以上,松类造林容器苗使用率 95%以上;严格执行苗木“三证一签”制度,证签不全的,一律不享受造林补助。4、调整政策,注重发挥导向作用。为鼓舞进展高效林业,加大了毛竹、杨梅、马褂木等优质用材、经济树种的造林扶持力度;为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取消了松类纯林的造林补助,引导进展混交林和阔叶林。今年新造林中基本没有松类纯林,而经济效益高、生态功能强的竹林、经济林得以较快进展。5、创新载体,义务植树蓬勃开展。以开展“村庄绿化年”活动为契机,推动“十乡百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建设。各地以村庄绿化为主题,以乡镇、村为单位,坚持标准,务求质量,建成 10 个乡镇级和 100 个村级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并在城区设立了 20 亩市民义务植树基地,组织自愿参加义务植树的市民前往造林。全市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 30.3 万人次,尽责率达 93%以上。同时,突出重点,把环城景观林景观林造林补植、长防林造林、村庄绿化作为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