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的研修日志校本的研修日志 转眼间,一天又过去了,大家对日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一天终于结束了,信任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志了。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日志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校本的研修日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本的研修日志 1 学习了《老师校本培训的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后,对校本培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知道校本讨论是老师专业成长的必定要求,是促进学生进展、老师进展、学校进展的必由之路,也更清楚的认识到校本培训存在如下难题: 一是老师重实践轻反思,老师专业进展的自主提高意识不强,部分老师甚至只注重或追求所谓的学科教学质量,忽视其过程与方法的反思与提升。二是校本教研活动大多是“平面累积”,缺乏层次性和目标性,尤其是未能有效聚焦师本讨论这一中心层次目标,从而导致老师盲目应付,老师在校本培训中得不到实质性提高,也影响了老师参训积极性。三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对校本培训环境创设、校本老师资源整合和讨论主体角色意识强化不够,导致了校本培训形式化。 下面就谈谈我对本专题学习的一些体会,不妥之处,请专家同仁多多赐教。 现在的校本培训确实存在很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恐怕尚需时日和机会。专家讲了很多理论,也谈了很多方法、措施,我认为那只能从形式上解决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式好做,上面要求搞个培训,下面就能像模像样的完成任务,但实效究竟何在?那就一言难尽了。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校本研修中的问题,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沉”。所谓的沉,就是要沉下去,到基层去,到广阔的农村去调查讨论农村老师的生活现状。我们常常谈到要将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这种提法是对的,从时间层面来说,因为老师的职业在中国是相当固定的,一旦做了老师,基本上就一生从教。但是不要忘了,假如所从事的工作不能赢得风光的生活和别人的尊重,那就很难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工作是事业。我信任,但凡沉在农村基层工作或沉在基层调查过的教育工作者,都很难有将教育当做事业的冲动。而老师能否将教育当作事业是解决老师培训工作难题的关键。假如每一位老师能把教育当作事业,那么老师参培的主观能动性就有了,老师培训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培训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对农村教育工作者的生存现状的调查可以为上层制度设计提供事实依据,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钻”。所谓的钻,就是要钻进教育制度的内部,去发现不合理的、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