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十要素教案 1. 课题 3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 2. 课型 讲读课 3. 辅助工具 教具:字卡、挂图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与态度: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5.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神秘吧。 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课堂练习设计: 按课文填空: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6. 学情分析 本课将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7. 教学方法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 2.读想结合,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感染,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8. 教与学 老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植物 田野 知识 离开 许许多多 已经 旅行 准备 降落伞 乘着风 四海为家 2.指名读课文 (二)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学习课文第 1 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 2 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