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环境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 我在教《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重点观察蒲公英这一植物,体会它的奇妙之处,可爱之处,给草地起了点缀作用。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蒲公英可是个非常有趣的植物,你们眼中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呢? 生1:蒲公英像一朵朵花,毛茸茸的。 生2:老师,我爸爸说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花粉的;风把它吹向哪儿,哪儿就是它的家。 师:真不错,观察真认真,还会向自己的父母请教呢! 生3:(抢着说)老师,老师,我还有张照片呢。 师:我接过一看,是朵张开的蒲公英。我兴奋地点点头。 生3:(补充说)我爸爸说,张开的蒲公英最美丽,是金色的。 师:你们懂得真多。那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这与蒲公英有联系吗? 生4:老师,蒲公英是长在草地上,并且草地上颜色是随着蒲公英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它合拢时,蒲公英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当蒲公英张开时,它就是金色的,所以草地也是金色的。 师:哦,你真了不起,长大可以成为植物学家了,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呀! 生4:(补充说)我家有电脑,我爸爸指导我查的。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的好孩子,大家能经过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多问、多查资料,知道得这么多,老师得向你们学习了。好,今日,让我们来学习这课,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自由读文,从题目中的“金色”入手,找出有关语句,朗读,谈体会。 2、把课文中写到的蒲公英与同学们课前知道的作比较,特别是“蒲公英变色”的那一段,语言优美,同样的`意思,表达却不同,从而学习作者用词准确,体会语言的优美。 三、课后作业 让我们再次回到自然,认真观察某一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注意语言的优美。如:向日葵可以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它开花的方向也会改变。 这篇课文,在课前,我让孩子们走进我们熟悉的自然环境中,去观察“蒲公英”,观看它的外形的美,体会变色的奇妙。通过自己家中的条件如照相机、电脑,在父母的指点下恰如其分的使用,尝到了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就是自然环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学的结果。课中,放手让学生学习课文,由题入手,特别是体会语言的优美,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的知识,用词准确,语言的艺术性在语文学科上尤为重要;课后,让学生再次回到自然观察植物,体会还有哪些植物充满奇妙。激励学生有探究意识,让学生留心观察,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