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在防雨防洪的同时,有效利用丰富的雨水资源。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的排水状况,优化城市建设的力度,使城市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由此可知,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意义就是:其能够保证城市在防雨防洪的同时,丰富的雨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从防雨防洪的角度来说,建设“海绵城市”是为了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避开城市在遭遇暴雨袭击时防水防洪系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根本目的,也是基本目标。从雨水资源利用这一角度来说,建设“海绵城市”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城市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这也是“海绵城市”这个名字的由来。顾名思义,“海绵”就是不仅能够吸水而且也能够排水,吸水是为了缓解城市旱涝期间的排水压力,排水是为城市生活和生产供应水。众所周知,水资源是当下我国城市建设中短缺的资源之一,而“海绵城市”能够为城市生产生活供应足够的水资源,这就是对城市建设最大的贡献。 2“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2.1 “海绵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建设意义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进展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对不同的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综合实行“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统筹协调各专业,建设各类海绵性基础设施,统筹实施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增强城市的防涝能力。“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一种科学的城建理念,是对环保理念、生态理念、自然和谐理念等的深化渗透,它体现了城建可持续这一准则,能够支持城市的深化建设和可持续开发。 2.2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思路 市政道路在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但受到市政道路自身平面性和带状性的限制,“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渗、滞、净、排”4 个方面。例如,透水路面可以使雨水下渗,并通过结构层和基层的过滤实现水体净化,从而完成对地下水的补充;下凹式绿地可以减慢径流的流速,并通过雨水管网实现排放,降低市政雨水管网系统的压力。 3“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要点 3.1 城市道路建设总体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护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