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与中层干部管理路径 公立医院中层干部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医院进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公立医院的内涵建设和社会形象。在当前公立医院进展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制约,中层干部在选拔、培训、考评、组织文化建设等机制方面均不够完善,制约了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在深化医院改革的新形势下,探究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通过完善选任机制、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健全考评机制、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等路径,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管理水平,切实推动公立医院持续、健康进展,为广阔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中层干部;管理水平;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1],向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进展,公立医院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医院的生存、进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已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公立医院的可持续性进展需要。为响应公立医院改革,探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已成为共识并在部分公立医院开始推动,逐步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法律规范化、精细化[2]。众所周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医院的建设、进展都离不开人才,优秀的干部人才队伍是推动公立医院健康进展的保障。中层干部是连接医院高层管理者与基层人员的纽带,是医院进展的中流砥柱[3],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管理水平[4]。然而,部分公立医院中层干部受学历、知识结构及培训、激励机制限制,不能满足现代医院进展需要。因此,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思想指导下,探究合理的管理路径,全面增强中层干部综合素养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公立医院中层干部管理存在问题 1.1 选拔机制不够完善 医院人力资源规划未以医院进展战略为基础,中层干部在选拔标准、岗位设置、聘任周期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1)人员选拔只注重被选拔人员学历、岗位经历,未全面评估其综合素养,导致岗位胜任力不足,影响科室进展;(2)岗位设置前未充分调研,功能设置重叠或不清,影响管理效能[5];(3)聘任周期形同虚设,多为事实上的终身制,不能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影响能力发挥。 1.2 缺乏系统性培训 部分公立医院对中层干部只重视“用”,不重视“教”,对中层干部培训不够或组织的培训流于形式;部分干部缺乏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产生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