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信用状况以及决策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进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特征,电子商务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 Internet 的进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然而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数字信息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可以复制,且复制后不会留下痕迹,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加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进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特别在国际商业活动中由于担心合同的执行、赔偿、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税收和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商家和消费者更是顾虑重重、裹足不前,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展。要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足进展,必须尽快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一、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信用保障问题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际工作中,虽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旧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保障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1.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法律规范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社会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法律规范。信用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社会信用缺失反过来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中;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信用规则还不成熟,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法律规范。国内企业的交易多限于面对面的进行,网上信用意识较差。很多企业与个人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企业不讲信用照样可以生存和进展,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非常盛行。面对信用程度较低,三角债情况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实商业环境,这种现实状况无疑制约了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改善。2.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西方企业信用意识较强,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较为健全,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个人资料网络。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就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较好地为电子商务的进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配置较落后,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交易之前缺少对客户资料的调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