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一次读信写信经典散文(已修改) 第一次读信写信 (1955 年冬,11 岁半) 因为寄宿在校,不知道哥哥什么时候离开了家,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去做什么事情。因为我很久没有见到哥哥了。 爸爸仍旧下乡做裁缝,很少回家。我猜想,哥哥会不会又跟着爸爸下乡去了。 大弟弟已经念小学二年级了,小弟弟就每天跟着他到学校里玩。那时还没有幼儿园,农村里的小孩子读书,往往哥哥姐姐要带上弟弟妹妹一起陪读,好让大人安心地到农业社“出工”。妈妈除了给两个弟弟做好三餐的饭食,其他时间都花在农业社里做农活,好像再也没有什么顾虑。 一个星期六,我回到了家里。天气比较冷,吃过晚饭了,我们一家子还聚在厨房里关起门来取暖。忽然妈妈想起,前两天收到一件东西,好像是叫什么信,是别人从三河乡政府那里拿回来的,还没有看。于是,妈妈到房间里取出那东西来让我看。 我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但是还从来没有见过信。这算是头一回了。 我接过那东西一看,是长方形的,分正面和背面。正面竖行写着三行字,第一行写“寄永定县第九区三河乡”,第二行写“俞如成亲收”,第三行写“连城县 7962 工程第×(具体记不清了)中队俞缄”;背面贴着一张印有花纹的纸(那时还不懂叫“邮票”)。原来这就是一封信。我告诉妈妈:“这是一封信,是给爸爸收的。” 用手摸一摸,觉得里边还有东西。 我沿着信封的一端撕开,朝里一看,果然还有纸条在里面。我取出那纸条,是三折之后再对折的,一端较长,一端较短。我把纸条展开,是 “十行纸”。(那时通用的书信用纸,印有红线条,把纸张竖行分成 10 行,简称“十行纸”。)上边自右至左竖行写着文字。记得开头是这样写的:“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以下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是说,哥哥现在是在连城一个什么地方开飞机场,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天很冷,会下雪。因为天冷,他过去曾经患过冻疮的后脚跟,现在又冻坏了,不能挑担走路,常常不能上工,但是叫爸爸妈妈不要顾虑,他会照顾好自己的,等等。交代家里要回信,地址是福建省连城县 7962 过程第×中队。最后写了“男干熙某年某月某日上”。(哥哥名“干熙”,字“乃强”)。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哥哥现在是当民工去了,在连城开飞机场,那里很冷,他的脚后跟又患冻疮了。我把信中的意思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很是着急,赶忙叫我回一封信给哥哥。 我还没有写过信呢,怎么回信呀?我被难住了。妈妈说:“亏你还读了高小,还不会写信?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