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_第1页
1/23
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_第2页
2/23
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_第3页
3/23
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类信贷业务的出现及进展原因 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类信贷业务”具有其显著特点。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具有的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优势,通常会借助信托、证券、保险、资产管理、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以理财资金、同业存款、私募股权基金、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以及其他单一资金等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将传统信贷转换成类信贷业务。因“类信贷业务”不占用银行资金,拓宽了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增强了资金运用的灵活性,也避开了严格的信贷管控政策和存贷比等内外部监管指标的约束,因而对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均具有较大的诱惑力。类信贷业务与信贷业务在监管口径与内容上均不同,在资本充足率压力普遍较大的背景下,存在政策套利空间。根据银监会 2024 年 6 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同业业务在 3 个月以内的风险权重为 20%,3 个月以上为 25%;而普通贷款风险权重则为100%。相较之下,同业业务资本约束相对宽松。此外,利率市场化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而 20%左右的高存款准备金率又加大了存款的支付成本,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传统资金来源;而同业资金流动性强,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 0,匹配非标资产的模式可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且商业银行无需计提风险准备金。类信贷业务进展还直接推动了银信合作、银证合作和银保合作。一方面,通过与信托、证券、保险等非银机构共享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创新融资工具,开发跨产品和跨市场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各类企业差异化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非银机构通过同业业务猎取通道业务收入,可实现互利共赢。这体现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机构突破行业壁垒,谋求资源整合的进展趋势。 二、类信贷业务的投放模式 (一)非银行第三方机构融资业务 该业务亦被称作“非银第三方信贷业务”。其包括买入返售类、非标投资类、委托贷款类等业务模式,实际上是借助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第三方机构放款叙做融资类业务。 1.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业务模式 该模式又分为三方协议模式和“双买断”模式,是商业银行近几年来创新的非标准债券业务的交易品种。通常其由信托公司投放信托贷款,再由委托银行持有信托收益权,由承担实质性信用风险的银行在业务到期日前承担回购责任的业务模式。买入返售业务中,信托公司、委托人和托管银行需要签署合作协议(定向合同),由委托人委托信托公司投放信托贷款,委托人持有信托收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