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观调查报告 二、调查时间:20xx 年 11 月 23 日至 20xx 年 12 月 6 日 三、调查地点:重庆工商大学兰花湖校区 四、调查方式:问答调查、网络调查 五、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使我们能看到大学生的一些消费理念,并认识到大学生的这些消费情况对社会的一些影响。 六、调查意义: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者集体。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不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此次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略,以号召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七、调查报告: 1.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别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和现状: (1)消费的水平参差不齐,来源单一。 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每月消费最高的超过 800,最低的不足 400,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在 400 到 800 之间,根据本次调查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多数同学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 (2)消费产品越来越多样。 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 IT 产品都成了同学们消费的热点。 (3)消费大多比较理性。 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表示都是理性消费,因此讲究实际、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进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消费来源是父母的供给,一般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2.当代大学生消费理念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心愿。 (2)人际交往支出过度。 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通讯与恋爱开支大,在拥有手机的同学中月消费高于 80 元的占了很多,谈恋爱的同学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他们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很难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缺乏经济独立的意识,并且理财观念淡薄。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生活费支持,而有的同学表示自己没有做过家教或者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