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学年高中物理 4.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B 新人教版必修 1 教案 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2.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教学准备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产生的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进行新课(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教师引导:通过上一节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总结大量的事实,可得出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这就是或者。上述比例式要改写成等式,必须加上比例系数,得,其中 k 是比例系数。如果各物理量均选择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用 N,质量的单位用 kg,加速度单位用m/s2,此时 k=1,上式则简化为 。可见,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牛顿这个单位就是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使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 1N。3.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注意统一性:定律中的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即力用 N 为单位,质量用 kg 为单位,加速度用 m/为单位。(2)注意矢量性:加速度方向始终和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外力一致。(3)注意同时性: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具有同时性,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外力,才有加速度,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外力随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4)注意参照系: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分组讨论疑点并引导得出结论。(二)实例探究例 1.某质量为 1000kg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达到 72km/h 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 20s 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