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以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皇权专制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 ”制度;2.特点:皇帝有 的地位;国家的 、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3.弊端:具有 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4.演变:以 、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二)调整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措施1.调整原因:为防范宰相 ;加强统治提高 ;弥补政事繁多宰相才干不足。2.措施:秦朝设丞相,以 分割其军权。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通过建立“ ”对抗“外朝”;唐朝通过建立 、 、 ,将相权一分为三;同时在门下省设立 作为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宋代设立中书门下,长官称 ,后又设 为副相,同时还设 管理军事,另设 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3.结果: 逐步加强,相劝被分散和削弱。(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 范围内,由 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由 查访合适的人才向 推荐,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 ;魏晋南北朝时以 为基础选拔官员。(3)评价: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其形式都是 ,操权于上,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1)含义:是通过 选官的制度;(2)实施: 以后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 ;(3)实质:是一种将人才诱入 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4)评价:破除了 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 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 风尚,有益于社会 风气的形成;从追求 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四)历代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1.秦汉在地方设 、 两级,后增加了 ;2.唐代设 、 、 ;宋代设 、 、 三级;3.元代以 作为地方常设机构,全国共分 个,另外设两个单列行政区,即 与宣政院,宣政院管辖 、 和 部分地区。4.元朝省级地方行政机构以下依次为 、 、 、县四级,5.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 级。清代在地方上主要有 、 、 、 四级行政区划。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内阁制度的形成(1)原因:朱元璋废 职位,导致政务集中于 一身的弊端;(2)设立:明成祖 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 机构;(3)职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受 的太监牵制;(4)实质:是皇帝位 而建立的政治机构。2.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