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护理管理讨论 目的分析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本次讨论对我院使用的腔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 2024 年 11 月—2024 年11 月选取 150 件腔镜,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比组,于 2024 年12 月—2024 年 12 月选取 150 件腔镜,对既往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总结,在对比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作为观察组,使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消毒灭菌合格率94.00%、器械包装合格率 96.67%,均高于对比组的 82.00%、90.67%(χ2=10.227、4.551,P<0.05)。结论在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加强护理管理,可提高器械灭菌合格率以及包装合格情况。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护理管理;包装情况;灭菌合格率;差错事件 近几年来,腔镜手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进展逐渐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腔镜器械在使用中表现出精密度高、使用频率高、极易损坏等特点,医院往往安排消毒供应室统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但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很多管腔、关节、缝隙部位难以轻易清洗洁净,当清洗不彻底时则会导致院内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康复时间,增加患者家庭与医院的负担[23]。因此,科学管理消毒供应室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护理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讨论于 2024 年 11 月—2024 年 11 月选取 150件腔镜,其中宫腔镜 45 件、胆道类 63 件、腹腔类 42 件,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比组,于 2024 年 12 月—2024 年 12 月选取 150 件腔镜,其中宫腔镜 51 件、胆道类 62 件、腹腔类 37 件,对既往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总结,在对比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作为观察组。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1.2 方法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科室人员依据以往工作经验、科室相关规定完成清洗、灭菌、消毒工作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具体为:(1)开展专业培训。安排科室人员定期参加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培训会或专业知识讲座、学术会,每月一次,安排业务骨干或者学习能力强的成员进修学习,保障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腔镜使用流程、使用特点、法律规范操作技巧等,以便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腔镜器械。(2)相关流程的制定。术后对腔镜器械进行预处理,与消毒供应室交接时检查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