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现在的寓意 腊八节现在的意义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搜索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现在的腊八节习俗 现在的腊八节只有喝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二种习俗了,当然也许有的地方还有特有的习俗。 腊八节是指农历腊月初八的搜索特定日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 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进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将进行冬祭的这天称为腊日。到南北朝时期,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腊祭才被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有了腊八节。当时还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后来相传,腊月初八是释迦摩尼得到之日,僧侣用谷米和干果做粥供佛,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粥的传说有很多版本,除了佛教的之外,还有一个民间的传说,有一户人家平常不懂节俭,到了年底家里一无所有,天气又冷,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没有办法只好乱翻乱找,从犄角旮旯等处找出来各种杂粮杂豆,数量又不多,只好将其熬成粥,同时也知道了勤俭的好处和浪费的坏处,从此就勤俭持家并发达起来,为了让自己记住这个教训,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他都用各种杂粮熬粥度过这一天,亲戚朋友很奇怪,问你很富有为什么还要喝这个呢,他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他们听,大家很受教育,一起喝粥,一喝味道还不错,于是纷纷仿效,因为是腊月初八这天熬的粥,所以习惯的称之为腊八粥。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在粥里添加了很多的东西,像栗子、桂圆、核桃、大枣等等,使之成为了一种民俗食品,即好吃又有保健作用。但是原意是让我们勤俭节约的。 现在我们依旧不要忘记节约哟。 腊八蒜就是米醋泡蒜,蒜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水分逐渐没有了,蒜已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