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社戏》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育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与旧大纲相比,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多年来这篇课文一直就是精读课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胸中的热爱生活的情趣,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领悟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纳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文中,作者记叙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三、说学情与学法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育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育方面注重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