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所见》教案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 个生字,会写“童、立”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振”、“意欲”、“忽然”的意思。 2、深化体会“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含义。 3、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过程: 课前听音乐、看图片,沟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谈话导入。 1、师:刚才我们聊了同学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同学们的“所见”,老师看见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听同学们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今日,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诗的题目就叫——《所见》。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准“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齐读。 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著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正音“枚”。 新授。 1、一读:读准字音。 师:那诗人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102 页,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学习生字词。 出示注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带读。 所见 牧童 捕鸣蝉 闭口立 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 去掉词、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来认识今日的生字宝宝。男、女赛读。 所、牧、蝉、捕、闭、立。 ①所:分析字型,“所”字左边的’偏旁是“户”的变形,表示与房屋建筑有关。 ②牧:与“枚”区别辨认。 ③蝉:课件展示图片,简单介绍。俗称“知了”,属于昆虫类,雄性的腹部有发声器,会发出叫声。 ④捕、闭、立:引导学生做相关动作来学习。 3、二读:读通诗句。师:淘气的生字宝宝回到诗中,你们还会读吗?注意读流利。 4、三读:读出节奏。师: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节奏感、韵律美,所以,要把古诗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听老师读一读。 5、联系插图,想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沟通,读词,贴生词卡片。如:牧童、黄牛、林、鸣蝉 “鸣”左边一张口,右边一只鸟,根据字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这里是指谁叫呢?这就是“鸣蝉”。 预设学生没有说到“林樾”。师:观察插图,图上还有什么呢?找找诗中哪个词有树的意思。对,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木”,说明与“树木”有关。一棵树叫林吗?密密麻麻的树,一棵挨着一棵,形成了绿色的树荫,这就是“林樾”。 6、逐句品读,整体感知诗的意境美。 品读:牧童骑黄牛。 瞧!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走来了,这就是—牧童骑黄牛。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