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突出两个习惯的培育:专心倾听、勇于发言;仔细写铅笔字。从两个习惯的培育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语言表述看,“倾听”更加贴近课标,“勇于”更加切中时弊,“仔细写”更加关注过程。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习惯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训练。老师应做有心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良好的习惯培育,天长日久,就会让这些外在的行为变成孩子内在的、自觉的行动。习惯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2.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 483 个,其中要求写的 298 个,只要求认识的 185 个。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集中识字共 8 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大量的生字随课文出现,进行识写。无论哪一种识字途径,都要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句的意思。因为识字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老师要采纳多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识字。 3.阅读 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 26 篇,其中写景状物的 6课,记事为主的 11 课,写人为主的 7 课,古诗 1 课,“文包诗”1课。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化、高尚品德、科学精神的颂扬,对生存进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文法律规范,内涵丰富。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一是把培育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帜鲜亮地突出了读书、写字两大重点。26 篇课文中有 20 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其余 6 课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放在前面,再增加一点说话、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阅读效果的活动。这样做完全体现了《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二是注重语言积累。26 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 14课,占 54%,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征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4.单元练习·学用字词句 与过去的相比,单元练习中的学用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变化。原来的“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巩固单元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新的“学用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扩展,如探究的功能、迁移的功能、锻炼手脑并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