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教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教案训练目标:了解线索的作用和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做到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训练重点:确定文章的线索训练题目: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熟悉的人和事,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穿,题目自拟。课前准备:打印教案、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训练时数:二课时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导入同学们见过珍珠项链吗?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是靠什么贯穿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身上的衣服又是靠什么连缀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我们写记叙文也是这样。一个个人,一件件事,这些材料靠什么把它组织起来?靠的也是线索。写记叙文离不开线索。假如记叙文中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二、知识链接先请大家阅读课本 81 页的知识短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1、学生自由阅读。2、学生自由谈收获。师归纳:① 什么是线索?线索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② 线索的作用:它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③ 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1)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2)以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④ 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线索必须与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第二,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第三,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三、例文赏析微微的笑意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把我的衣服淋透了,啊,真冷!假如能有一把伞为我遮会儿雨该多好,哪怕一分钟,可这是不可能的。我望着从我身旁匆匆走过的人们。车也和我作对起来,等了快十分钟了,还不来,透过串串珠帘,我焦急地向远方望去,雨雾中,白茫茫的一片,车还没有来……忽然,我觉得雨停了,抬头一看原来在头上支着一把美丽的花阳伞,洁白的底子上,有一朵朵红色的小花,伞的中心还向两旁扩散着一个个美妙的圈圈,别提有多好看了。可伞的一个支架断了,上面裹着白色的橡皮膏。我一怔,不由抬头看了看伞的主人,啊,是她!我的同桌。在我看来,她一向平平常常,在班里并不引人注意,但此情此景,却使我想到了一天下午发生的事……那天下午上自习,我写完作业正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