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英语教研室工作总结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根据我教研室在开学初制订的工作计划以及第二课堂活动,我教研室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拓展活动。现对本学期已完成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发现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一、常规教学 为了能够清楚地发现常规教学中的问题,本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将从教案、授课、作业、听课等四个环节进行分类总结。 1、教案 本学期绝大多数老师是双课头,周满课时 20 左右,另有刘喜明、高超辉、李明等老师为三课头,周满课时 24 左右,老师们课时任务重,备课量大。通过每周的教案签字制度,可以看出我教研室绝大部分老师对待教案这一常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老师们的教案准备及时,书写工整法律规范,其中徐红梅、周毅等老师的教案不仅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而且能够做到提前备课、按时提前签字,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相比之下,个别老师量不足,仅仅满足学校教学要求的最低限度(3 页),而且内容上看不到课堂教学的具体进程,体现不出备课的精神。 通过年终考评,我们发现。我教研室老师的工作并不能真正的代表优秀,通过和语德教研室的对比,所有老师都明白了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我要求所有老师都要以学习的心态翻看王文倩老师的教案,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2、授课 授课是老师展示自己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本学期依旧把授课的效果放在检查的首位。 通过听课环节,我教研室的老师本学期在授课过程中的进步还是可圈可点的。一是周敏老师的课在设计和活动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章法,活动不再像以前那么凌乱,设计思路也不再按部就班;二是杨新老师的课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上有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设计,突破了以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限制,使学生能够自己提兴奋趣学习;三是高职教改课题小组的刘喜明、高超辉、李明等老师,能够积极探究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大胆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促进了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目前,这一课题业已结题,正在总结推广之中。 3、作业 作业是教学效果的反馈渠道之一。由于各位老师课头多、课时重、作业批阅量大,所以我教研室一直根据早期的教学要求,对各班的作业实施全阅半批的制度。并要求老师对批改的作业给予等级划分,以此激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根据作业批阅的检查,我发现大多数老师批阅作业缺少评语,或许这是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但是假如能够针对部分学生给与评语,尤其是学习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