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育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老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沟通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 4、5 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 1~3 自然段为第一段,第 4~5 自然段为第二段,第 6 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 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认真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 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 ③ 再读课文,话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