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高中生物《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014高中生物《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6
2014高中生物《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6
2014高中生物《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6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㈠ 知识与技能:⒈ 总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⒉ 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⒊ 理解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㈡ 过程与方法:⒈ 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⒉ 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㈠ 教学重点: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⒉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㈡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三、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㈠ 教法设计: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围绕“将 DNA 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DNA 的作用”这一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流程: 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拓展升华。课时安排:1 课时。㈡ 学法指导:⒈ 按教材的编写思路用“顺藤摸瓜法”去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整体内容;⒉ 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格里菲思所做的“体内转化实验”采取对照的方法,教材中步骤 1、2、3 为步骤 4 的对照组;步骤 4 为实验组,用对比的方法不难得出正确结论。⒊ 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来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要抓住本质来掌握整个实验的关键物质是什么,噬菌体的DNA 侵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起作用,因此新老噬菌体之间的连续性是通过 DNA 保持的,从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疑导入教师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俗语,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句俗语隐含着什么生物学现象?学生回答:遗传现象。教师提问:那么,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高中生物《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