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语文 基础复习攻略解读 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集锦(分类整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2009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集锦(分类整理)目标、信念:名言:1、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拉丁美洲谚语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塞涅卡(要明确目标)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唐僧取经:1000 多年前,也就是公元 627 年,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为了普渡苍生,唐朝和尚玄奘走上了去印度取经的道路。一路上餐风宿露,饥寒交迫,历尽磨难,于公元 643 年春,回到长安。16 年的艰难跋涉,玄奘带来了佛经 74 部,又用 19 年的时间,翻译出经卷 1300 多卷。同时,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地理著作《大唐西域记》。 唐僧对信念的追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吴承恩。他据此写下了我国著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为求取真经普渡众生,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也可用在“读经典”、“克服困难”、“毅力”、“脚印”:在大漠、在沙滩、在藻泽,在泥泞的小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一行行、深深浅浅、迂回曲折,伸向远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走罢艰险又出发。啊,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不能用在阅读“经典”上)议论:为理想而献身(追求)——精神的力量是超越一切的力量,可以作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业绩,战胜难以克服的困难(意志)《西游记》唐僧:为了到西天求取真经,一个凡夫俗子,历尽艰辛,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理想主义者(乐善好施,普渡众生),有着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慕荣华富贵,不受情色引诱,舍生忘死,百折不挠,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是不可战胜题目:有关理想、追求等精神层面的命题 观点:人是要有一点追求的 信念的伟力无穷、精神的辐射能使弱者变强 对精神追求的力量有时候更胜于对物质的追求 (对物质的追求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对精神的追求可以超越生死: 孔子:杀身成仁 孟子:舍生取义 苏武牧羊:节操 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计(惜)残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