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巨人三传读后感巨人三传读后感(一)假如你想要了解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生平、成就及名著,只需到百度百科快速扫瞄一下全部的内容,外带任凭的几张不知哪里摘来的图片画像。没有读书时,我便以为《巨人三传》只是这三位大师人生经受的百科式集结。可是我错了。这本书没有像其他我所读过的人物传记,将三个人一生的逐个大事按时间挨次一一列举,也没有在艺术作品的角度着太多笔墨。假如你不知道贝多芬是因为什么而出名,那么看完此书,你也不会对此有太深的印象。在罗曼罗兰的笔下,贝多芬不再是一个被冠以“钢琴家”之名的音乐大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用自己饱受苦难的灵魂在白纸的字里行间跳动、唱歌。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大背景,渲染出紧急狂热的战乱时期、或是平和优美的乡间生活。这是一种情感的基调,读起来会感到文字的颜色在渐渐渗透,和人物的经受、遭受、情感都第2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交叉在一起,跌宕起伏。这本书不长。假如不算译者的大量注解和编者的配图,或许三传加起来也只有薄薄一册。但它又是丰满的,它的文字深化人的心灵,刻画了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他写贝多芬受病痛熬煎时的顽强,但是也写他最初的无望、甚至寻死;他写米开朗琪罗的天赋异禀,也写他精神的摧毁与苦楚;他写列夫托尔斯泰著作的精华;也写他晚年与妻子关系不和、最终离家出走,病死车站的惨淡结局。这是灵魂的高度,就像我在本文最前摘引的那段话一样,“当然才智天赋,若无灾患磨砺,如何意志跨越忧患,灵魂摆脱困顿?受难是宏大的注解。”苦难是熬煎人的,也是塑造人的,就像“锻”、“炼”两字最初的文本意思,即放在熔炉里烧灼。大师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境遇里,他们并非圣人,也不是无恼无忧,有些坎坷甚至到生命的最终阶段也未能逾越。但是,他们的灵魂因沧桑而漂亮,心灵因彻悟而名贵,这样的漂亮和名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旋律、雕塑和文章中铿锵有力的节奏、刚毅明朗的线条、第3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犀利劲道的文字。这种沧桑过后,留下的往往是精华,是经受一遍遍洗濯之后的可用之才。尽管距离三位大师生活的时代特别遥远,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竟不曾感受到精神层面的空虚。是罗曼罗兰的文字,他华丽又不失亲切的语言、细腻而耐人寻味的刻画和感同身受的描写,把我带回到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月。这是一本传记,没有太多吊人味口的情节,但是我却特别享受地始终读了下去。我也不住地赞同译者的标题《巨人三传》。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不是什么所谓的旷世奇才、艺术名家,只是灵魂的伟人、思想的巨人。但是,在此之前,他们首先是人,拥有人最基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因为他们是人,甚至是再一般不过的凡人,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被束缚、思想被羁绊。然而,最终胜利摆脱命运的指派的,也是他们。这是一群不服输的人,逆境、痼疾、贫困、孤独都不能阻挡他们的步伐。他们跌跌撞撞地在苦难中挣扎以求解脱,胜利与否并无定第4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论,但他们自己在这个珍贵的过程中,已历练成为巨人。人是会死的。我总是在想,当我们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会不会有这样名贵而饱受磨砺的精神流淌在血液里?会不会有这样摄人心魄、超凡脱俗的文字留在世间?会不会在经受过许很多多之后,能够心灵蜕变而成长为强大的巨人?或是,在这之前,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士气和思想高度,去坦荡地直面死亡?这是《巨人三传》留给我的思索。人是在不断成长的,苦难是傲岸的注脚,阅历是才华的基石,思想与灵魂的伟岸名贵,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巨人三传读后感(二)这是记载三个宏大天才的一本书。分别写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这传记中的三个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他们各有自己的园地。在各自的的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制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献出第5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了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