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一)我觉得中国诗词史上有两句诗有难以描摹的霸气,一句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另一句是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巧合一样同是以“安”字开头“颜”字结尾,它们却各自代表了中国士人两种境界,出世则旷达不羁、入世则心怀天下。李唐几百年以后,在清初,有位宏大的作家用他细腻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他眼中的这两种士人,同时渲染出那个君主专制达到鼎盛时期的大悲剧。读尽红楼,只得一世伤。红颜伤逝的背后,便是中国古代士人们悲剧的写照。黛玉在大观园中格格不入,可没有人否定她超凡脱俗的才华谈吐和细腻优雅的生活态度;宝钗在大观园中受到老少妯娌的宠爱赞美,她有男子第2页共1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都少有的治家力量,她温婉贤淑,她谦逊怜下,是那个时代女子的典范。假如说黛玉是小家碧玉柔娟风流,宝钗则是大家闺秀的冷艳风骨,一个细声“嫁与东风春不管”,一个韵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无论是出世的黛玉还是入世的宝钗,在这么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时代中,她们都无路可走,无处可逃。黛玉隐寓着超凡脱俗的士人们,她代表的是奔波辛苦的徐霞客,是医者仁心的李时珍,他们有不同于世俗之人的抱负理想,又或只为自己而活,不理睬世人的目光,甚至不能被世人所容,但活出了自己的味道,他们的成就也被后世人确定,可是他们所生之年,必定不会被大众理解,必定有人笑他们痴傻,出世者,不被世所容,怎一个孤寂了得。宝钗隐寓着兢兢业业的士人们,她代表的是鞠躬尽瘁的张居正,是心忧天下的王安石,他们把社稷乾坤当成自己的归处,他们为了这个时代,为了这个天下而活,文死忠谏,武征沙场,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是,树大招风,那些嫉妒怨恨他们的人又怎么会少呢,他们用一生之力守护的东西,第3页共1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最终也会破裂、消融在历史中。红楼梦以一种毁灭的绚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悲剧不行怕,可怕的是,彻头彻尾而无法避开的悲剧。林黛玉是天上的飞鸟,命运却把她牢牢锁在海底,要她眼睁睁地被海底的暗波汹涌淹没,生不逢时不自由,是千万孤高者的写照,他们明明比时代站得更高,却不得不接受这时代的潮流;薛宝钗是海底的游鱼,命运却在她有生之年,一点一点的把她生命中的水抽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是千万权谋者的悲伤,他们真挚的喜爱自己的时代,他们为之努力过,却无力转变,只得消融。有人说林黛玉尖酸薄情,有人说薛宝钗圆滑世故,却忘了他们无法打算自己命运,却忘了只要是人都会有弱点,人们只记得孤高者不与时同,是怪人,只记得权谋者殚精竭虑,是奇人,却忘了他们也有弱点。我们既不是怪人也不是奇人,我们只是常人,曹公用草蛇灰线温雅绚烂的文字却逼得我们一跳,红楼梦十年而作字字是血,好像在提示我们做第4页共1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一个早就该做的选择,人这一辈子,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都该做一个特别人,做一个凤颜龙骨的人,哪怕泯灭,也不该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红楼梦中不仅隐含了士人们的理想和追求,还凸显了在那个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士人们所追求的爱情。林黛玉之所以在花团锦簇环肥燕瘦的大观园中脱颖而出成为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不是因为她小家碧玉姿势倾城,不是因为她才情天赋出口成章,甚至不是因为她境界高远令人敬悟,而是因为她拥有,红楼梦中唯一真挚动人的爱情。而给她这份殊荣的,正是她的宝哥哥。因为爱,所以结合,是士人们真挚的所求。千万人中读红楼梦,读出千万种心得体会,这才是红楼梦魅力所在。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折射的是整个时代的兴衰沉浮,你可以从红楼梦中读出人生百态,读出世态炎凉,但不行遗忘的是,红楼梦在本质上是一部唯美的爱情,所以,读这样的名作,必定要刻骨铭心深肤浅思,但也未必不行以小儿女情态,悄悄泪流。红楼的泪,不仅仅是红颜的泪,亦是士人的泪;红楼的血,不仅仅是第5页共17页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