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白云鄂博矿区导游词白云鄂博矿区导游词各位游客,今日,我将带大家巡游的是我们漂亮而富裕的稀土之都和铁矿大型产地白云鄂博矿区。白云鄂博是蒙古语白音宝格达的谐音,它的蒙古语意思是富裕的神山,历史上是蒙古族牧民世代繁衍生息的神山圣地。现在的白云鄂博矿区是随着白云鄂博铁矿的勘探开发而建设起来的,是以矿石生产为主导工业的新型工业矿区。那么,下面我就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白云鄂博矿区。历史上,白云鄂博一带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先后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部落驻地。矿山未开发前,主峰上堆垒着蒙古族牧民的敖包,主峰海拔1783.9米,为境内最高峰。方圆八十里内均可望见其青黑色的主峰,来到其前方,仰视山巅,巍然矗立,矿石黑亮,登高俯瞰,茫茫草原尽收眼底。直到1927年7月,丁道衡随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途经白云鄂博,首次发觉主峰铁矿体。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对白云鄂博矿藏资源的开发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利用,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白云鄂博地质调查队,对白云鄂博绽开大规模地质普查。为了协作地质队的勘察工作,1953年3月,先后有商业、邮电、金融等服务小组和流淌人员进入白云鄂博为地质队服务;1955年5月15日,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在境内设立驻白云鄂博办事处。1957年11月5日,中共白云市委正式组成。1958年3月6日,建立乌盟白云鄂博镇人民委员会(县级),5月15日,白云鄂博镇划归包头市,8月28日,改称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中共白云市委也随之改称中共白云鄂博矿区委员会。白云鄂博矿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蒙古高原南部、阴山之北,南距包头市区149公里,矿区南北最长33公里,东西最宽188公里,区域面积303.14平方公里,其中常住人口近2.42万人,有蒙、汉、回、朝鲜、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境内地势东部、北部由都拉哈拉矿、东介勒格矿、东矿、主矿、北矿、西矿等山峰构成山地,最高海拔1783.9米;西部、南部属高平原台地;中部地区地带呈现盆地,平均海拔1605米。近年来,围绕精品城区建设,政府加强了城市建设和环境爱护的管理力度,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整个城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白云鄂博矿区交通便利,包白铁路及包白、呼白大路使白云鄂博矿区成为内蒙古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白云鄂博经满都拉至二连浩特市的边贸大路,以及向四周辐射而去的草原大路,将白云鄂博与呼包二市、满都拉、二连浩特市及四周的农村牧区相连通,现已成为祖国北部边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矿区四周是牛羊遍地的草原,盛夏平均气温19.4℃,是抱负的避暑胜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集草原风光、矿山景色、历史人文、现代城镇、边疆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现已基本形成了集矿山工业、草原风情和爱国主义训练于一体的一区三线旅游线路。区内主要景点有白云铁矿开采现场、现代化开采设备、运输机械、生产工艺流程、白云铁矿地质馆、街心花园、塔拉游园及影剧院等游乐场所,成吉思汗蒙古大营也即将落户白云鄂博。而且,白云鄂博矿区距中蒙边界75公里,从城区往北至满都拉边疆,沿途可以观赏边疆风光,体验军营生活、远眺蒙古国、慰问边防官兵,边疆旅游也是对中学校生进行爱国主义训练、增加国土意识的训练基地。说到稀土,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不知道大家对稀土的了解有多少?那么,当你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焰火在荧光屏上出现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生动的七彩图像是因为有稀土元素的作用,才变得清楚而光明吗?那么,为什么我们称白云鄂博是稀土之都呢?据地质勘探资料分析,白云鄂博矿稀土的远景储量,以氧化物计算,约有一亿吨,工业储量高达3800万吨,这个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的97%,是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储量的5倍,居世界首位。从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如今已是世界著名的稀土工业原料基地了。来到稀土之都,我们当然要了解一下有关稀土的常识。我想,大家也肯定会有疑问,稀土是什么?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稀土。稀土金属(rareear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