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教师读论语有感老师读论语有感(一)《论语》四书五经之一,是记载春秋末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在我们讲《论语》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训练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在山东曲阜诞生。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宋国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以其父字为孔我氏。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闻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第2页共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自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上千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上千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头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今埋没人间,但到了现代,论语又在人们中流行,里面还有很多思想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那么论语又是一部怎样的书呢?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那论语又是讲什么的呢?一,讲学习:论语首先就告知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学习。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科技发达的今日显的尤为重要,假如人不去学习那么他就会变的蛮不讲理,不能辨别事物,一无是处,那么,这个人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起到了绿叶的作用,用来衬托红花。论语首先就告知我们一个第3页共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道理,人要学习。首先要对学习有爱好,就像论语里所说的: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知者。意思是:(对于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欢乐的人。当然并不是学习了某样东西后就完事了,也要对它时不时的复习,因此论语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旧的学问而得到新的理解,最终,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学习,论语又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思就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连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里面就告知我们学习要靠自己坚决的毅力来走下去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想做,要战胜困难,不能因为只有最终一步而松懈,也不能因为只前进进了一步就放弃。当然学习也要勇于面对错误,不要不懂装懂,要不懂就问,论语中也有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才智。第4页共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二,讲孝道,孝,在中国古代至今日都占有着不行动摇的地位,而在论语这部书中,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意思就是:不孝顺的是就不是正人君子,这一类的人是很少的。论语中有许多句子都谈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特别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论语也提到了许多关于孝道的概念,孔子特别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沟通,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爱戴和赡养。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敬重和爱戴。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