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 代安全邮编:408000 电话:13310273566 电子信箱:cqflsyzxdaq8@126.com在求解一个物理问题时,作为教师,如果能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给学生进行分析处理,即“一题多解”,不仅能训练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实践证明,长期坚持“一题多解”,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题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下面二例“一题多解”,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注意。【例题 1】(1996 年全国高考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 32 焦,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等于__ __焦,恒力乙做的功等于_ ___焦。分析与解:物体运动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物体的质量为 m,恒力甲为 F 甲,恒力乙为 F 乙,恒力甲作用结束时物体的速度为 V1,运动的位移为 S,运动时间为 t;恒力乙作用结束时速度为 V2(方向向左),运动的位移的大小仍然是 S(方向向左),运动时间也是 t(恒力乙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然后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末速为V2,整个运动过程仍然是匀变速运动)。由于涉及矢量方向,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方法一(用动力学和运动学求解)恒力甲作用下物体的运动:S=t2 ··················① V1= t ···················②恒力乙作用下物体的运动:-S=V1t- t2 ·············③-V2=V1- t ················④由已知条件有: mV22=32·····················⑤联立①②③得: 3F 甲=F 乙 ······················⑥由②④⑤⑥得: F 甲 2t2/m=16根据功的定义: W 甲=F 甲S= F 甲 2t2/2m=8 焦 W 乙=F 乙S=3 F 乙 2t2/2m=24 焦以上求解过程是运用动力学、运动学和功的定义进行求解的,不涉及能量观点,虽然运算过程相对较复杂些,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是有好处的。方法二(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求解)用心 爱心 专心F 甲F 乙V1V1V2恒力甲作用时由动能定理:F 甲S=mV12 ··················①动量定理: F 甲t=m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