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4 Great Scientists 教学说明教学设计说明话题介绍本模块主题是”大科学家”。 Period 1 Reading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和 READING AND VOCABULARY 合并为第一课时”阅读课”。课文”The Student Who Asked Questions “ 讲述的是中国当代科学家袁隆平。袁隆平,男,1930 年 9 月出生于北京,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 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 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 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 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Period 2 Grammar课本 33 和 35 页为第二课时”语法课”,复习 the passive voice and by+-ing form。Period 3 Function课本 35 页是功能课”Function” ,本模块学习使用 talking about numbers。Period 4 Reading and writing课本 37 页”Reading and Writing”为 “读写课”,阅读一篇关于 Stephen Hawking 的短文,写三段 Albert Einstein 的短文。Period 5 CULTURAL CORNER课本 39 页的 CULTURE CORNER 是”文化阅读课”,”Rockets火箭”。火箭是一种现代化的空间运载工具。我国古代就对火箭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烟花中的”升天”在公元 10 世纪即在我国制成;北宋时期在抗击辽兵入侵时,士兵曾用火药从箭尾燃烧喷射,以加大箭的射程,火箭一词即由此而来。现代火箭的原理实质上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火箭内部装有燃料和氧化剂,它们经过输送泵进入燃烧室,燃烧生成的大量炽热的高压气体从喷嘴向后方连续喷射,喷射气体的反冲力就是火箭的推动力。气体不断地喷出,火箭不断地受到向前的推动力的作用,使速度不但曾大,最终达到很高的速度。由于火箭自备氧化剂和燃料,因而不需要空气提供推动力,所以可以在空气稀薄的高空或宇宙空间飞行。Period 6 TASK课本 40 页的 TASK 是”任务课”,学习用英文 preparing a radio biography about a famous scientist。用心 爱心 专心 125 号编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