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小结与复习(三) 教学目的:1.在有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并探索立体几何中论证问题的规律;在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2.在解决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关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掌握作平行线(面)和垂直线(面)的技能;通过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立体几何解题方法和常用解题技巧,发掘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题能力.4.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说话要有根据”的逻辑思维的习惯、提高思维品质.使学生掌握化归思想,特别是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的思想意识和方法,并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5.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分割与补形求体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奎屯王新敞新疆奎屯王新敞新疆授课类型:练习课 奎屯王新敞新疆课时安排:1 课时 奎屯王新敞新疆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奎屯王新敞新疆教学过程:一、讲解范例:例1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4,E、F 分别是 AB、AD 的中点,GC⊥平面ABCD,且 GC=2,求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分析:由题设可知 CG、CB、CD 两两互相垂直,可以由此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解,就是求出过 B 且垂直于平面 EFG 的向量,它的长即为点 B 到平面EFG 的距离.解:如图,设4i,4j,2k,以 i、j、k 为坐标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由题设C(0,0,0),A(4,4,0),B(0,4,0),D(4,0,0),E(2,4,0),F(4,2,0),G(0,0,2).∴ ,, ,,.设平面 EFG,M 为垂足,则 M、G、E、F 四点共面,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存在实数 a、b、c,使得,∴ =(2a+4b,-2b-4c,2c).由平面 EFG,得,,于是 ,.∴ 整理得:,解得.∴ BM =(2a+4b,-2b-4c,2c)=.∴ 故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为.说明: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常常不必作出垂线段,只需利用垂足在平面内、共面向量定理、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解出垂线段对应的向量就可以了.例 2 已知正方体 ABCD-的棱长为 1,求直线与 AC 的距离.分析:设异面直线、AC 的公垂线是直线 l,则线段在直线 l 上的射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