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备考”地理复习指导南昌一中 舒俊(江西省特级教师)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在有限时间内,地理复习备考必须理清思路,优化过程,努力提高地理素养。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1.关注《考试大纲》变化与去年地理学科《考试大纲》相比,2007 年高考地理考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方面没有实质性变化,仅两处在文字表述上作一定调整。(1)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中的“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改为“农业区位因素。”(2)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中的“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年改为“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第一处变化完全对文字表述的理顺。第二处变化除对文字表述的理顺外,把四个考点并为一个考点,降低了三大河流在考试中的地位。 2.领会《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据此,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即所“四项目标三级要求”。以上目标和要求是面向文综提出的,针对地理学科而言具有以下要求。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高考试题中,提供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但无非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 ,且多数高考题目的信息,是考生平时训练少见和教材以外的信息。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对地理试题的不同载体提供的信息准确提取,如对题组类的选择题,一定要有两次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首先对提供的图文背景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判断,根据信息激活头脑中的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再针对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