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姐妹花 “实用”新绿芽 ——2007 新课程高考实用文试题分析及 2008 命题趋向预测 郭家海 新课程高考试卷终于如期而至。大家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全新的题型:实用类文体阅读。在此之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权威的“样子”是考纲上的“题型示例”。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考纲上的示例选取了 2003 年上海高考卷的相应部分,是一则访谈。上海卷该部分分值 16 分,共有 5 道题,三道主观题,两道选择题。题型示例对上海卷的试题作了改动,基本保留了其中的一道主观题,又把最后一道选择题改造成为主观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暗示。 2007 年试题:缤纷花开各自妍关注一下 2007 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我们发现,三份试卷(广东卷、山东卷以及海南卷,宁夏卷与海南卷相同,以下只称海南卷)有着共同的特色:静悄悄地走进新课程。即大题类别是全新的,选材、命题中格外注意了“过渡”,注意对传统考点的承接和新大纲新考点的体现。原则是一致的,但是,三份试卷三朵花,各自缤纷各自妍。1.命题选材:新闻类更受青睐,传记类紧随其后。 2007 年广东卷选了访谈,山东卷选了通讯,海南卷选了人物传记。由此可见,新闻类更受命题人的青睐。其中,广东卷材料 1241 字,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的《音乐与人生》(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 版),山东卷材料1041 字,选自新华社 1997 年 8 月 3 日的通讯,海南卷材料 1248 字,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涉及了音乐、体育、教育等领域,每一个领域所选的都是品质与专业一流的人物。 2.分值分配:在总分值基础上按照各自的特色有所倾向。尽管都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但是,由于各家都有着自己命题赋分的自主权,所以,三份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赋分是大不同的。广东卷 15 分,三题分别是 4、5、6 分;山东卷 18 分,四题分别是 4、4、5、5 分;海南卷25 分,四题分别是 5、6、6、8 分。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各家试卷都在贯彻着自己的教学理念,追求着自己的特色。3.考点设置:选文的多样化决定了考点设置的多样化。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特色,直接影响着题目的设计。广东卷从选材类别到具体试题设计,完全按照考纲题型示例的样式呈现,山东、海南卷则充分说明了材料对命题的影响。(1).整合信息、归纳评价是三份试卷共同的追求。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