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同种类型专业的就业情况介绍 历史最为悠久的香港大学 1998 年首次在內地用全额奖学金招生,只录用了 30 名內地生,而 2024 年录用数超出 10 倍,达350 名,目前累计已招收一千余名。 就全港八所大学来说,以本科学士为例,2024 至 2024 学年录用了超过 1,000 名內地学生,佔全港本科一年级新生 7%。而2024 至 2024 年度这个数字已经突破 1,500 名,佔第一年学士学位学生人数 11%。 2024 年 10 月 10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中宣布特区政府將增加非本地学生入读本港高等院校的学额,放宽非本地学生的工作限制,以及提供奖学金以加强对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的支援等。 香港教育局计划分阶段提高政府支出,资助课程,扩大校园建设、学生宿舍,直到非本地生(內地学生+海外学生)佔到学生人数的 20%。未来內地本科生学士学位人数比重超过 10%的情况將稳定保持,并有上升。 而以讨论生和博士生来说,內地学生比例更高,超过五成。某些基础学科的讨论生院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內地学生学者的比例更可以高达八成。去年为止在港就读及就业的內地人才总存量已超过 2。5 万人。留港內地生八成提前有僱主。 每年如此□多的內地生来港,究竟他们的出路如何呢?香港中文大学在 2024 年的內地招生手册里统计了 2024 年內地毕业生的出路:6%回內地就业,24%在港读讨论院,54%在香港就业,16%往海外深造;香港大学 2024 年內地毕业生统计显示,4%回內地工作,21%在港进修,45%在港就业,30%前往海外。两间大学的数字都显示,近五成的內地生毕业后留在了香港进展。 但在有更多理工学生的香港科技大学,2024 年內地学生统计,5%回內地就业,42%继续在香港读书,11%留香港工作,42%出国读书。 相比內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香港几所大学 2024 届內地本科毕业生的出路并不算悲观。 港大內地生在 2024 年市场行情火爆时,起薪普遍在 1。2万港幣左右,而 2024 年海啸余波后港大毕业生平均起薪仍达1。1 万港元。2024 年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始月薪约九千至一万港元;香港理工大学约八千至一万港元。 在所有留港工作的內地生中,八成毕业之前找到工作。五成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两成多到国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小于半成是进入本地规模较小的公司,其他的则是进入知名大企业和跨国金融机构。 这除了內地生本身都是千挑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