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老师培育制度骨干老师培育制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法律规范。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骨干老师培育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骨干老师培育制度 1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老师培育的力度,使骨干老师迅速成长,克服老师职业“怠倦症”和骨干老师的“满足感”的产生,促进骨干老师“再生”进展,分层培育各级骨干老师,为县、市、省级骨干老师的选送提供依据,激励已被评为各级骨干老师的持续进展,根据学校老师培育的要求,以“让老师与学校一起进展,让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育目标,遵循骨干老师成长的规律,实行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育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老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老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进展奠定基础。特制订本意见,试行实施。 二、培育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业务中具有指导、带头、示范作用。 三、措施机制 本办法是将各级各类骨干老师以及学校内的骨干老师统一纳入xx 中学骨干老师的培育及管理,一个标准进行考核,在本办法中没有骨干老师级别之分,合格者既保留原级骨干老师称号,同时也是xx 中学骨干老师,享受 xx 中学骨干老师津贴。本办法实行年度考核,滚动推行。 1、建立骨干老师成长记录袋 此档案长期跟踪记录专职老师成长的经历,根据《骨干老师考核细则》量化,分年度给予考核结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由学校签章颁发年度考核合格的骨干老师证书,确定为 xx 中学骨干老师资格。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办法:按《细则》量化,95 分以上者为优秀,80 分以上者为合格,79 以下者为不合格。 2、骨干老师选拔办法 各级骨干老师的.选拔,在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初中实际教学时间 6 周年,三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普通老师:进入学校骨干老师考核行列的考核方案:师德师风10%,近三年教学成绩 30%,教学过程 20%,教育科研 20%,民主测评20%,按老师总数的 5%取其前位名次进入学校骨干老师考核行列。 校级骨干:三年来量化的总成绩,按规定指标取其名次推举为县级骨干老师。 县级骨干:三年来量化的总成绩,按规定指标取其名次推举为市级骨干老师。 市级骨干:三年来量化的总成绩,按规定指标取其名次推举为省级骨干老师。 3、实行“骨干老师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