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滕王阁序》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 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 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4. 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讨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 2、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3、 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 培育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3、“居卑位而有为 ”的蓬勃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背诵 2——5 段。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奇妙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别的含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二、解读《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高高的滕王阁正对着江心小洲,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进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悠闲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 三、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