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科学进展观调研报告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科学进展观调研报告“师德”是指老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法律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老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老师职业的特别性决定了老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老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老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进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此,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 16.81%和 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 20.80%和 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老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老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 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老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 38.44%、26.43%、18.62%和16.52%;从老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 、“ 爱 岗 敬 业 精 神 不 强 ” 分 别 列 前 三 位 , 分 别 达 到 34.5 %、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 3.4%。学生和老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老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老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老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育老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 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